在线客服系统
欢迎访问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!

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

一对一贴心疏导 | 半军事化管理模式

多年专注青少年叛逆、厌学等问题解决方案

四大服务承诺

  • 全校高清监控,家校同步,家长随时查看;
  • 孩子到校安排专业心理老师一对一服务;
  • 全方位育人分阶段教学,十大科学系统课程;
  • 住校老师24小时响应家长需求;
24小时在线一对一咨询
15610130037
我校面向全国常年招生 无节假日

当我不再逼儿子“吃学习上的苦”,他的抑郁厌学情绪消失了,成为了顶级学霸(必看)

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
2461 阅读
叛逆厌学、抑郁焦虑,脾气暴躁,与父母对抗严重; 沉迷手机,初一下学期不愿再去上学,整天在家刷视频、打游戏; 有自残行为,当着妈妈的面,拿图钉往自己胳膊和大腿上扎

 

咨询人:孩子父母

 

孩子年龄/性别:12岁/男孩

 

指导老师:李红老师及其团队

 

情况介绍:

叛逆厌学、抑郁焦虑,脾气暴躁,与父母对抗严重;

 

沉迷手机,初一下学期不愿再去上学,整天在家刷视频、打游戏;

 

有自残行为,当着妈妈的面,拿图钉往自己胳膊和大腿上扎;

 

 

经过指导后,孩子找到了内心的能量,走出了抑郁情绪,与父母关系变好,返回了学校,在前一段的考试中考了年级第5名。

 

01

沉迷手机的儿子抑郁休学了

 

给青春期的孩子当爹妈,真的是太难了!

 

儿子今年12岁,上初一,从他上小学六年级开始,我跟他说话,就像对牛弹琴一样。

 

我说东,他说西,我让他干啥,他偏要反着来。有时候,我说他说的多了,他还会对我大发脾气,让我滚!

 

放学回到家,饭饭不吃,作业作业不写,拿起手机就打游戏刷视频,我一提醒他,该写作业了,他就直接发毛:

“哎呀,你烦不烦啊,我打会游戏怎么了?整天叨叨叨,就不能让我清净一会啊!”

 

他爸一听,顿时气血上涌,夺过他的手机,抄起晾衣杆就给了他一顿。可他到好,直接窜了出去,离家出走,跑到爷爷奶奶家,再也不回来了。

 

爷爷奶奶看到自己的乖孙受了委屈,上来就给他爸一顿锤。我无奈,只能好说歹说外加保证给他买新手机,他才肯跟我们回家。

 

仗着有爷爷奶奶的溺爱,儿子更加肆无忌惮了,整天抱着新买的手机不撒手,吃饭看,睡觉看,就连上课也偷偷看,被老师当场抓包,我被他班主任叫道学校呲哒了一顿,这事才算结束。

 

 

回到家后,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下,把儿子的手机没收了,可他还是不好好学习,写作业的时候,不是东瞅瞅、西望望,就是抠手、抠鼻屎。

 

我一看他,他就正襟危坐,装着很认真学习的样子,一问他学得怎么样,他就很不耐烦:“学着呢,学着呢。”

 

期末考试成绩出来,果然不出我所料,考了全班倒数第4,就连他最擅长的数学,也只考了26分。

 

我彻底急眼了,对着他一顿嚷:

“你要是平时好好学,至于考这么点分吗?我一说让你别玩手机,你还跟那叭叭。

 

平时说你就像害你一样,从来不听,你说你考这么点分,以后那个高中要你,你考不上高中,你就上不了大学,到时候,连打工都没人要你。”

 

可儿子却一脸叛逆:

“行了,别唠叨了,烦死了?考不上大学就考不上大学,以后我捡垃圾要饭都不用你管,快把手机还给我,不然下学期,我就再也不去上学了。”

 

我当然没同意,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,为了帮儿子提升成绩,我没收了他的手机、平板,还给他报了好几门的补习班,每天逼着他去上课。

 

一旦他有一丁点的不乐意,我就拿我和他爸辛苦干活挣钱养家的话来说他,时时刻刻让他记住:现在不吃学习的苦,以后就要吃生活的苦。

 

本以为我的一片苦心能换来儿子的感恩和加倍努力,可谁知儿子反抗的更激烈了:撕书、撕作业、撕卷子,砸门、摔碗、摔凳子。

 

有一次,他爸被他闹得很生气,朝他背上打了一巴掌,他却当着我们的面,把图钉硬生生地插进了自己手腕里,我被吓得魂飞魄散,连忙带他去医院处理伤口。

 

从医院回来,他威胁我说:

“如果再逼我去上学,不把手机还给我,我就吞安眠药自杀。”

 

我害怕了,只好把手机还给他,可他到好,彻底放飞了自我,天天躲在房间里,熬夜打游戏、刷视频,睡到中午才起床。

 

孩子妈妈反映的孩子情况

 

初一下学期开学,一天也没有去过学校,整天想尽一切办法请假,不是头疼就是肚子疼,要不然就是腿疼,反正就是不愿意去上学。

 

我真的是绝望了,也恨透了手机和游戏,觉得是手机、游戏毁了他。

 

儿子班主任提醒我,青春期的孩子厌学、沉迷手机游戏,还有自伤行为,可能是心理出现了问题。

 

我赶忙带着儿子去了医院,看到检查结果的那一刻,我绝望的心,彻底死了:中度焦虑、有抑郁的倾向!

 

我真的想不明白,我好吃好喝的供着他,他要啥我给他买啥,从来没有亏待过他,好好的,他怎么会有这么严重的心理问题?

 

更不知道,我到底该怎么做,才能让他好起来,尽快回去上学?

 

02

儿子抑郁、沉迷游戏的原因

 

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,我报名了线上心理咨询,开始学习家庭教育和心理学,我逐渐弄明白了儿子变化背后的真正缘由。

 

原来,想让孩子努力学习,最愚蠢的方式,就是家长硬逼着孩子去“吃学习的苦”。

 

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“诱因理论”,即人的行为通常被动机支配。而追求快乐是行为的正诱因,逃避痛苦则是行为的负诱因。

 

把这个理论用在学习上,就能清楚地了解孩子厌学的本质。

 

当孩子在学习时,面对的总是父母的高标准、考差时的责备、学不好时的批评等,让孩子感觉痛苦的情景。

 

这些负面诱因使孩子为了逃避这种痛苦,而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,甚至抗拒学习。

 

家长的严格管控虽然在表面上规范了孩子的行为,但从深层次来看,却在动机上制造了负面诱因,让孩子更加远离学习的乐趣和动力。

 

孩子妈妈意识到以前错误的教育方式

 

从小到大,我的教育理念是“严格”,教育方式是“批评”。

 

在我的眼里,表扬就是对孩子的“骄纵”。只要足够严厉,就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。

 

我对孩子说过最多的话也是:

 

真娇气,学习又不搬不扛,你就是想偷懒!

你再不按要求做,我就要收拾人了!

是不是非要挨一顿,才知道怎么做!

……

 

在学习上被不断打击否定,在生活中缺乏快乐能量的儿子,自然把游戏当寄托。

 

玩游戏时的开心兴奋,从心理因素的层面,这也是孩子无意识自救的一种方式。

 

打赢游戏带给他的成就感与快乐,是他在现实世界中,体会不到的。

 

如果某一天,休学躺平的孩子,连手机游戏都不感兴趣了,每天只是蒙头大睡,那意味着孩子的问题更加严重,他已经对未来、对人生彻底丧失了热情。

 

以前,我就是一直在误解孩子,陷在自己的主观判断里无法自拔。

 

03

帮儿子摆脱束缚,返回学校

 

那该怎么做,才能把孩子从抑郁的状态中慢慢拉出来?

 

心理老师教妈妈心理学知识,改变认知

 

1.缓和亲子关系,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、温暖的家庭环境,让孩子放下敌对情绪

 

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。只有缓和亲子关系,孩子心平气和了,他才能听进去家长的话。

 

于是在家里,我开始少说话,多做事,就算看到儿子黑白颠倒地玩游戏,我也忍住不说,只关注他的生活和感受,我每天会问他心情怎么样,想吃点什么。

 

一开始儿子态度依旧,对我的问题,只应付着回答“嗯,还行,随便……”一副拒人千里的样子,有时候我真想骂他一顿。

 

但我时刻提醒自己,最好不要跟孩子再起冲突,于是忍下了。

 

接下来的日子,我依旧对他关爱有加,根本不提学习的事,也不管他玩手机的时间,只是偶尔在他放松的时候,陪他说说话。

 

为了跟儿子搞好关系,我还特地下载了他最喜欢玩的游戏,趁他闲下来的时候,向他请教。

 

起初儿子一脸不可置信,但还是很认真地给我介绍他的英雄,他的技能,然后带着我这个菜鸟,一遍又一遍地练习。

 

 

从那以后,我们就成了游戏搭子。

 

关系近了,儿子开始信任我,向我打开了心扉,述说了他在学习上的困扰、对未来的迷茫。

 

他告诉我:

上初中后,我感觉学习越来越困难,几次考试,成绩都不稳定。有时候越努力考得越差,那段时间我很害怕考试,有时候紧张到睡不着觉……

 

我不知道怎么办,怎么努力都没用,我开始讨厌学习,所以就想躲在家里,离开学校,我就能轻松一点了……

 

听着儿子的心里话,我的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。那时候的他内心多无助呀,我却每天责备他,埋怨他。

 

我抱住儿子,告诉他:

“乖儿子,是妈妈错了,以前只在乎你的成绩,从没有关注过你的努力和挣扎,以后妈妈会陪着你一起面对困难,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”

 

听了我的话,儿子重重地点了点头,久违的亲密,又在母子之间升腾了起来。

 

2.拿放大镜去看孩子的“优点”,帮孩子创造成就感,给孩子赋能,让孩子找回自信,拥有昂首向前的底气

 

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,是因为他在学习中很少有成就感,获得感。

 

只有帮孩子找回成就感,价值感,他才能建立自信,从而找回内在的动力。

 

具体来说,就是把孩子的长处和优势放大,去肯定、鼓励他展现出来的特质。

 

因为焦虑,我过去在面对孩子时,总能火眼金睛的发现他的毛病,想要认可他的优点并鼓励真的很难。

 

但现在,我意识到,儿子身上不仅有我反复批评的缺点,还有很多闪光的特质。

 

比如,儿子虽然经常冲我发脾气,但他情绪恢复后,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歉意,这一点,是非常值得鼓励的。

 

有一次吃饭的时候,我问儿子:

“妈妈觉得你性格好好哦,即便惹我和你爸爸生气,也会用自己的方式道歉,你真的好棒啊,妈妈都做不到这一点,特别是在气头上的时候,绝对不会跟任何人道歉。”

 

儿子笑说:

“那怎么办,你是我妈,我不能跟你吵完架,还让你求着给我道歉吧。”

 

虽然他的回答带着些许调皮,但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和自信。

 

从那以后,我更加努力地“看见”儿子,不仅关注他的学业成绩,更关注他的行为习惯和内心世界。

 

每当他做出积极的改变或展现出优秀的品质时,我都会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。

 

在我的鼓励下,儿子变得越来越自信,他不再沉迷手机,偶尔也会帮我做做饭,有时候也会拿起书来,学会习,也愿意走出家门,帮我修坏掉的单车。

 

孩子在一天天的变好

 

3.建立学习价值感,找到学习内驱力,让孩子爱上学习

 

过去,每当儿子向我诉苦,说“作业好多好难”,我就觉得他怕吃苦。

 

于是,我便开始向他灌输各种大道理:

“学习能有多累,风吹不到雨淋不到,你不想上学,就去工地搬砖,看看搬砖累还是学习累。”

 

我一直坚信,应该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,否则他就会变得脆弱不堪。

 

但事实是,人不会因吃苦变强大,有些人很强,是因为他目标坚定,信念强大。

 

我们歌颂吃苦,却没有几个人能在痛苦中坚持下来。

 

学习更是如此,比起让孩子吃学习的苦,把学习变得简单有趣,才是父母的必修课。

 

为此,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。

 

比如儿子特别讨厌写作,每次写日记和作文愁眉苦脸,为此我们鼓励他记录生活中的小趣事,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日记格式,可以是涂鸦配以简短文字,也可以是语音转文字的形式,只要能表达出他的想法和感受就好。

 

在这期间,我也陪着他,每当他完成一篇大作,无论好坏,我都鼓励奖赏,把情绪价值给他拉满,让他感受到被认可的快乐和成就感。

 

除此以外,我还从多方面入手,营造一个积极、支持的学习环境,陪他解决他所有不擅长的科目与难题。

 

在我的引导下,儿子对学习越来越有兴趣。每天不用我说,他自己就主动坐到书桌前,专注地开始学习。还主动找我商量,要找个补习班上,把以前落下的功课全都补回来。

 

如今,儿子已经成功返回学校,并且还在前几次的考试中考了年级前五名。

 

孩子妈妈向心理咨询师表达感谢

上一篇
亲眼见证女儿抑郁厌学、沉迷游戏,我濒临崩溃,终于明白:她不是不想学,而是在向父母求救...
下一篇
16岁女儿抑郁休学后,彻底躺平!当我放下期待不再和她较劲,日子越过越幸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