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越骂,孩子越摆烂”儿子大学躺平2年,复学成功后我才明白:比抑郁症更可怕的是空心病,很多孩子已中招,家长却没察觉
咨询人:孩子妈妈
孩子年龄/性别:20岁/男孩
指导老师:刘冰冰老师及其团队
情况介绍
考入985大学,上学一个月后退学,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价值;
退学后回家躺平2年,不跟父母说话,自己点外卖吃,不洗脸、刷牙,天天打游戏、看直播;
妹妹也受影响不想上学,孩子妈妈出现抑郁情绪。
经过调整后,孩子和家人关系变好,主动做家务,准备留学考试,通过了国外大学的面试。
“妈,我也不上学去了,像哥哥一样躺在家里多舒服啊!”
上重点大学的儿子躺平了2年后,小女儿也被他影响,变得不想上学。
老公终于忍无可忍爆发了,指着儿子鼻子大骂:
“你同学他们都快毕业了,还有考研的,你整天躺在家里算啥?这辈子算是废了!”
老公越骂,儿子就越摆烂、越躺平,耳机一戴,不是打游戏就是看直播,理都不理。
“玩玩玩,就知道玩,看把你妹都带成什么样了,你生下来就是纯折磨我们的!你就不该活着,废物!”
哪成想,被老公一激,儿子突然间像炸了一样,抄起电脑桌上的烟灰缸就往头上砸:
“不就是命吗,给你不就完了!”
小女儿被吓得嗷嗷哭,老公也被吓得呆住了。
我死死抱住儿子的胳膊,试图安抚他:
“好儿子,以后我们不管你了,你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,妈妈只求你一件事,你别伤害自己行不行?”
儿子这才停了手。
“管不了了,也不想管了,任由他自生自灭吧!”一夜间,老公老了十好几岁。
自从我们不管儿子后,他更加无法无天了。
不刷牙、不洗脸,甚至连脚都不洗。
整天待在屋里打游戏,有钱就点外卖,没钱饿了就睡觉,一点正事不干。
别人家的小孩都能正常上大学、毕业找工作,为什么我家的这个就这么难踏上正轨呢?
01
1
刚考上重点大学,儿子就退学了
两年前,儿子考上985重点大学。才上了1个月,就弃学回家了。
我万万没想到,一向聪明懂事的儿子变成了这个样。
儿子从小到大,没吃过苦。为了能让他安心学习,我什么都替他做好。
苦口婆心地嘱咐他:“你只管好好学习,其他什么都不用管。”
他想要什么,只要发出指令:水!衣服!袜子呢!书包呢?不出3秒,我都会送到他面前。
就连穿鞋,脚后跟都是我跟外婆给他拉上去的,如果我们不在,他就拖着穿……
儿子不但没有被我惯坏,反而聪明伶俐。
小学、初中整整九年,他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三,各类奖项更是拿到手软。
每次开家长会,家长都羡慕不已,围着我向我讨教,这么乖的孩子怎么教育出来的?
我内心压抑不住喜悦,只是说“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”。
过年走亲戚的时候,那些大人都问他:“你年纪这么小,怎么就知道学习呢?有没有什么方法传授一下?”
儿子说:“因为学习好,我妈就高兴,我想让她高兴。”
亲戚朋友都夸儿子懂事,拿他当榜样教育自己的孩子。
我脸上虽然表现得云淡风轻,但心里早就乐开了花。
中考时,儿子毫无意外地考进了市里重点高中。
这个高中汇聚了全市的好学生,竞争特别激烈。开学摸底考试,他考了全班第16名。
我慌了,无时无刻都在督促他:
“你怎么回事儿,抓紧查缺补漏迎头赶上,老师同学、亲戚朋友可都看着你呢!”
“怎么又看手机啊,抓点紧啊,别天天的不当回事,赶紧把成绩提上去。”
我买了高中三年的教材自学,还加上了儿子各科任课老师的微信,不会的题就去问老师。
每天晚上,儿子下了晚自习后回家后,我都会准备一套题给他做,做不完不能睡觉。
一天做一套,一周能把六门科目全做完,周天再总结错题。
我全心全意为了他好,可他竟然不知好歹。
那天,我催着他赶紧整理错题反思的时候,他突然爆发了,瞪着猩红的眼睛冲我大吼:
“你只知道逼我学习,我又不是学习的机器!在学校做完题,回家来还要做!”
“你自己都只考上专科,还想我考好大学?你怎么这么大的脸,有本事你自己考!”
我愣住了,那一刻,我觉得他不是我的孩子,更像是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。
“我闲的吗?这么多年我不敢生病,也不敢去外地出差,就怕照顾不好你,我为你做了这么多,你还这么说你妈!你有没有良心?!”
我第一次在儿子面前哭,他被我吓到了,从那以后,我安排的学习任务他都老老实实完成,没有一点怨言。
高考时,终于不负所望考上广东的一所985大学。
哪里想到,儿子大学入学后,就去上了一个星期的课,但一个星期后,儿子天天躺在宿舍里睡大觉。


孩子大学躺平后,在家不是打游戏就是看直播
国庆放假,他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回家,进门第一句话就是:
“我办了退学手续,不上学去了。”
我问他:“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学,怎么说不去就不去了,你跟我说说为什么啊?”
“没意思。”儿子留下了三个字,就往房间走,我还没追进去,他就把门反锁上了。
“你不上学在家干什么啊?”我一边拍门一边大吼。
不一会儿,他房间里就传出来游戏声音。
我突然呼吸急促,全身抽搐起来,晕了过去。
一醒来就是在病房里,医生说我是情绪激动造成的“呼吸性碱中毒”,也就是说,我被气中毒,晕了过去!
我被送进医院后,儿子却依旧在家打游戏,来看我一眼都不肯,我心彻底凉透了。
02
1
儿子退学躺平是因为他得了空心病
从小学到高中整整十二年,我雷打不动地辅导他做作业,一天都不敢松懈。
虽说以前偶尔也会闹点儿小别扭,表达下对我的不满,可最后还是会乖乖按照我说的去做。
可现在,我想不明白了。
我对儿子伺候得这么周到,疼到了心窝子里,他咋撂挑子不学了?
整天破罐子破摔沉迷网络,还动手打骂我们、恨我们,连自己小命都不当回事!这到底咋回事啊?
我快要被儿子折磨得抑郁了!

我妹妹看不下去,给我找了一个心理咨询师,让咨询师为我家排忧解难。
“空心病是比抑郁症还严重的心理问题,得了空心病的孩子永远也学不会努力。”
咨询师了解了我家的情况之后,一针见血地找到了儿子的问题。
“空心病?什么叫空心病啊?”我不太理解空心病的含义,问咨询师。
咨询师告诉我:
什么是“空心病”?
“有空心病的孩子看起来像是得了抑郁症,但又有以下典型表现:
①情绪低落、兴趣减退、快乐缺乏;
②孤独感、无价值感强烈,觉得人生丝毫没有意义,感觉生活在虚拟世界里;
③困惑、对未来迷茫,不知到自己为什么努力,也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。”
我还是听得迷迷糊糊,咨询师继续耐心地向我解释:
“有些孩子,虽然成绩好,但其实自己压根没喜欢过学习,更不觉得学习有什么意思。
只不过是周围的人都说要‘要好好学习’,这才靠爹妈在后头催着赶着,闷头考高分、冲名校。
考上大学,没人推着他往前走了,他就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干啥,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。
家长总是会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,更何况现在大家的条件都好了,对于孩子的要求更是尽力满足。
但就是这样的幸福,会让孩子变得懒惰,让他觉得什么都是唾手可得的,认为自己不需要努力、不需要奋斗。
等进了社会,要靠自己时,就失去了生活的动力。”
我恍然大悟,我儿子就是这样!
从小到大,我们一直对他说“你只管好好学习,其他什么都不用管”,然后替他做好一切。
书包有人整理、作业有人记,不会的题不用思考,也有人帮他解答。
我们一步步地教他怎么做、怎么走,生怕他绕弯路。
被家长催着、管着时还好,小学到高中,他一直有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,那就是考个好成绩,上个好大学。
等真的考上大学之后,突然之间没人管他,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学习了。
时间久了,孩子的心理压力会不断增大,对未来失去希望。
03
1
激发儿子内驱力,摆脱空心病和躺平
1、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,只有和孩子的关系好了,改变起来才简单有效
“那我该怎么做,才能让儿子对我们放下仇恨,从躺平中走出来呢?”我问咨询师。
咨询师开导我说:
“懂事的孩子你越逼迫打击,孩子就越知道家长为自己好,还会自我总结,不断要求自己,也不会压力山大。
但也有不同的孩子。
这时候父母就得讲究方法尺度才行,等把孩子逼出问题来时,父母只会更辛苦。”
咨询师建议我和老公每天给儿子写“关心便签”。
“他都我们当仇人看了,写这玩意儿有什么用?”一听要我们先低头,老公急了。
咨询师说:“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,只有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好了,我们改变孩子的行动才会有效。”
为了修复和儿子的关系,我们每天早上、晚上都会给他写“关心便签”,把我们内心对他的爱和关心,用文字写出来,从门缝塞进去。
你今天感觉怎么样?
饿不饿?想吃什么?你写给我,妈妈给你做。
今天天气真好,你要不要出来走走?
不管他看不看,我都坚持早晚各写一封。
我才写到第3天,儿子就有回应了!他在便签上写:别装了,假关心!
我心里很不是滋味,我把儿子的回复拍照给咨询师,咨询师竟然很高兴:
“这说明孩子认真阅读了便签内容,这是关系的破冰点。”
咨询师趁热打铁,又调整了纸条内容,让我们把“关心式提问”转为“观察式陈述”:
✖“饿不饿?想吃什么?”
✔“厨房炖着苹果雪梨水,香得小猫都跳上灶台三次了。”
增加“不完美自曝”,拉近和孩子的距离:
“今早煎蛋又糊了,你爸说,煎蛋和锅都一个颜色了,成了隐身煎蛋了。”
我写便签告诉他,我在门口放了一个绿瓶子,一个红瓶子,绿瓶子代表愿意交流,红瓶子代表今日勿扰。
如果绿色瓶子里集满了5张便签,就可以获得一张电影票和一张免答劵。
这样一来,我既能了解到他每天的心情,又能让他迈出房间门走出去。
那天,儿子“啪嗒”一声打开了房门说:
“我自己一个人看电影有啥意思,我带着妹妹一起去看。”
然后就和小女儿一起出去看电影去了。
老公一脸的不可思议,俩孩子都出门了他还震惊得没缓过神来,直冲我竖大拇指:“老婆,你真厉害。”
俩孩子看电影回来后,老公把准备已久的礼物递给了儿子,说话吞吞吐吐:“这是你一直想要的机械键盘。”
儿子睫毛颤了颤,这是回家后第一次正眼看他爸。
2、正向激励,激发儿子的内驱力,摆脱空心病
咨询师说:“孩子是一个正向激励的系统,一直努力、优秀的孩子,大部分是因为家长有好的方法。”
咨询师给我定了个小目标,在家里设置一个“激励墙”。
每天找出儿子一个具体的优点,并贴在显眼的地方,让儿子每天能看到。
儿子有一盆养了5、6年的多肉,那天我神奇地发现它竟然冒出了好多新芽,我在激励墙上写道:
“你初中时养的多肉爆盆了,真厉害,我买的多肉都被我养死了。有时间我得向你请教一下,怎么养多肉。”
当晚,儿子就写了一张“多肉护理知识”给我。
第二天,我晚上下班回来一直捶腰,吃饭时,儿子语气不自然地说:“吃完饭你就休息吧,我刷碗拖地。”
我高兴得差点哭出来,饭后,立马在激励板上写下:
“谢谢你今天帮我拖地,今天我腰疼,幸亏有你在。”
第三天,我下班回家后,看见儿子正在帮我整理冰箱,见我回来,他立马招呼我到厨房,指着一堆瓶瓶罐罐说:“妈,这个过期都快一年了,可别吃了,那个不能放冰箱……”
他后面说啥,我全都听不清了,重点全在他刚才那声“妈”上。
这两年里,他跟我说话的次数都少之又少,更别说喊我妈妈了,我再也忍不住了,抱着他哭了起来:
“儿子,谢谢你喊我妈妈,今天要不是有你,我们全家说不定哪天食物中毒了……”

孩子会帮妈妈主动干活
3、心理咨询介入,重塑儿子的价值感
儿子愿意沟通后,咨询师介入到儿子,跟他展开沟通。
儿子跟咨询师说,考上重点大学后,他发现自己是班里最后一名,心里落差很大。
而且明明知道自己差劲,但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学习,书看不进去,课也听不懂。
离了父母、老师的安排,自己根本就是个不会自主学习的废物。
了解了儿子的伤痛后,咨询师开始调整他错误的认知,从根源上解决他躺平厌学的问题。
咨询师对儿子说:
“你换个角度思考一下,在重点大学不是为了赶超周围的同学,而是你有了更好的环境学习,近朱者赤,即使是最后一名也是幸福的。
上大学的本质不是要100%掌握知识,而是培养三项核心能力:
①找到关键问题的能力:比如先搞清作业评分标准,再写作业。
②向他人求助的能力:给教授发邮件问‘这个问题我不懂,您推荐哪个章节补基础?
③战略性放弃的能力:确定哪些内容可以暂时搁置。
我建议你,放假了给自己安排个运动,每天保证两个小时,如果可以每天和父母聊天1个小时,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绪。”
咨询师还建议儿子,适当地做一些有些挑战的事,给生活增加些压力。
她告诉儿子,压力这个词并不全部是负面的,适当的压力反而能促进身心健康。
空心病的人感觉自己没有价值,那么就适当去设置一些小挑战,让自己产生价值:
比如每天跑步20分钟、看书10分钟。
这些挑战不算太难,但如果你能坚持下来,身体在你每一次完成目标的时候,就会分泌一种化学元素,内啡肽。
长期坚持,就能消除无价值感。


孩子准备出国留学,大学面试成功
咨询师深度介入了我家2个月后,儿子越变越好,开始跟着网课学英语,准备出国留学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儿子国外的大学面试顺利通过,我们全家抱头痛哭,种种困难,我们挺过来了!
写在最后
在这个时代,孩子得了空心病比抑郁还可怕,可父母们意识不到的是,空心病正在侵袭中国千百万好学生。
别让孩子成为空洞麻木的学习机器。
别让孩子掉进迷茫、孤独、无意义的陷阱。
别让孩子成为“空心病”的无辜受害者。
最高明的父母,是把孩子养成“内心有光、脚下生根”的野蔷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