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客服系统
欢迎访问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!

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

一对一贴心疏导 | 半军事化管理模式

多年专注青少年叛逆、厌学等问题解决方案

四大服务承诺

  • 全校高清监控,家校同步,家长随时查看;
  • 孩子到校安排专业心理老师一对一服务;
  • 全方位育人分阶段教学,十大科学系统课程;
  • 住校老师24小时响应家长需求;
24小时在线一对一咨询
15610130037
我校面向全国常年招生 无节假日

孩子沉迷游戏,这位妈妈反向操作:我从不反对孩子玩游戏,因为我弄明白了这几件事

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
1699 阅读
如果孩子游戏成瘾、躺平、不想去上学时,请一定要透过现象去深度思考表象后的本质,不要为现象所困。

你是否曾为孩子的游戏成瘾感到焦虑?

 

你是否试图通过强制手段,阻止孩子玩游戏,却发现效果甚微?

 

关于孩子的沉迷网络、厌学等问题,是让现在的许多家庭特别头疼的问题,也是亲子间最容易产生矛盾的问题。

 

如果孩子游戏成瘾、躺平、不想去上学时,请一定要透过现象去深度思考表象后的本质,不要为现象所困。

 

一个方向是:孩子为什么会这样?

 

另一个方向是:看到孩子这个样子,我为什么会有愤怒等种种情绪和反应?

 

孩子为什么会喜欢玩游戏?

 

1、游戏本身的乐趣,是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不容易体会到的。

 

孩子爱玩游戏,这是人的天性。

 

就像《宋时归》中提到的,有些人天生为战争而生,而在和平年代,足球这种对抗性运动便应运而生,满足了人们对抗的需求。

 

同样,许多男孩喜欢《王者荣耀》《穿越火线》等游戏,正是因为这些游戏提供了强烈的对抗体验。

 

在游戏中,孩子可以体验到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自由和掌控感。

 

比如在《我的世界》中,孩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和破坏,这种“我的世界我做主”的感觉,正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体会的。

 

因此,试图通过强制手段阻止孩子玩游戏,无异于对抗人性,注定失败。

 

2、孩子喜欢玩游戏,可能是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不够。

 

很多时候,孩子玩游戏只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。

 

当孩子需要陪伴时,父母却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给予足够的关注,孩子只能通过游戏来转移注意力,寻求精神寄托。

 

就像身边一位朋友分享的经历:

 

暑假期间她无法陪伴孩子,孩子迷上了游戏。

 

当她接回孩子后,却又痛恨孩子对游戏的痴迷。

 

这其实是一种“过河拆桥”的行为。

 

如果孩子已经沉迷游戏,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强行制止,而是逐步引导,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关爱。

 

3、现实生活中压力太大,玩游戏是为了逃避现实中不想面对的事。

 

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痴迷于游戏是有一部分这个原因的。

 

设身处地地想一想:

 

一边是学习那么难,作业那么多;一边是游戏那么好玩,如果你是孩子,你会怎么选?

 

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,自然会选择轻松、有趣的一方。

 

大人尚且不能总是意志坚定,何况孩子呢?

 

4、孩子喜欢玩游戏,是因为游戏具有社交属性。

 

人是社会性动物,孩子也不例外。

 

许多孩子玩游戏,是为了融入同学的圈子。

 

如果班上大多数同学都在玩某款游戏,孩子为了不被孤立,也会选择加入。

 

正如《奇迹男孩》中,男孩的同学通过《我的世界》向他道歉,游戏成为了他们沟通的桥梁。

 

5、你越是讨厌游戏,孩子就越会喜欢游戏,这是人的逆反心理在起作用。

 

游戏开发者深谙人性,他们通过精心设计的机制,让玩家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。

 

比如,新玩家注册时会获得礼物,升级容易,几天不登录还会收到小礼物。

 

游戏对玩家的态度是全然接纳,不会指责,这让玩家感到非常愉悦。

 

所以,你跟游戏去抢孩子的爱,失败了是很正常的呀。

 

怎么办?你不跟游戏抢孩子就对了。

 

一个游戏不可能永远火,游戏不能给孩子一个真实温暖的拥抱,不能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,不能给孩子必要的花费,不能帮孩子洗衣服......

 

但你可以,你永远是孩子的亲人,这个是不会变的。

 

父母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就行了,千万不要去问孩子:“我和游戏你选哪一个?”

 

你要允许孩子既爱游戏也爱你,不要逼他2选1,不要逼他排序。

 

争的最高境界是不争。

 

你越是讨厌游戏,孩子就越会喜欢游戏,这是人的逆反心理在起作用。

 

为什么父母看到孩子玩游戏就生气?

 

孩子这方面的原因说得差不多了,下面我说一下父母,为什么父母对孩子玩游戏会那么不接纳呢?

 

原因1:父母对游戏的认知需要升级

 

很多父母对游戏的认知还停留在“玩物丧志”的阶段,认为游戏只会耽误学习,甚至影响孩子的未来。

 

但事实上,电竞已经成为一项正当职业,游戏产业也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。

 

从游戏研发到运营,再到游戏媒体,相关的工作岗位数不胜数。

 

父母需要明白:游戏不仅是娱乐,更是一个充满机会的领域。

 

与其担心孩子沉迷游戏,不如顺势而为,以游戏为支点,引导孩子发掘自己的兴趣和天赋。

 

比如,喜欢游戏的孩子可能对编程、美术、策划等方向有潜力,父母可以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

 

原因2:很多父母认为,要想学习好,必须要花很多时间,要非常努力才行。

 

很多父母认为,学习就是埋头苦读,玩得越少,成绩越好。

 

但事实上,玩是孩子学习的重要途径。

 

有趣的学习材料和方式,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。

 

小孩子学东西,就是要玩中学,边玩边学。

 

如果学习用的材料和方式,能让孩子达到忘记他是在学习的境界,这简直就是完美了。

 

原因3:很多父母反感孩子玩游戏,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缺乏安全感。

 

很多父母反感孩子玩游戏,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缺乏安全感。

 

他们把游戏视为“洪水猛兽”,认为游戏会影响学习,进而影响孩子的未来。

 

比如,有些父母会这样想:孩子玩游戏→学习不好→考不上好大学→找不到好工作→买不了房→结不了婚→养不了家……

 

这种“灾难性思维”让父母陷入深深的焦虑。

 

背后的真相:父母的焦虑源于对未来的恐惧和对现状的无能为力。

 

他们试图通过控制孩子的学习来缓解自己的不安,而游戏则成了他们眼中的“罪魁祸首”。

 

然而,这种将游戏和学习完全对立的做法,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,反而会加剧亲子矛盾。

 

原因4:父母觉得沉迷于游戏很可怕。

 

很多父母认为,沉迷游戏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。

 

但事实上,沉迷是一种体验,它并不可怕,甚至可以说是人生的一部分。

 

孩子在游戏中体验过沉迷,未来在面对其他事物时,反而更容易学会自我调节

 

 

建议:

对于大一点的孩子,可以让他们合理安排时间,比如抽出一个晚上或上午尽情玩游戏,父母不要唠叨或打扰

 

对于小一点的孩子,父母可以陪他们玩到尽兴,比如去游乐场玩到关门,并告诉孩子:“不是妈妈不让你玩了,是游乐场下班了。”

 

通过这种方式,孩子既能享受游戏的乐趣,也能学会自我管理

 

如何破解亲子关系和上网矛盾难题?

 

游戏和网络并不是洪水猛兽,孩子过度上网,不出门,不去学校学习,这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。

 

作为父母,我们要关注的是孩子周围的关系,尤其是孩子与父母的关系。

 

孩子沉迷网络?这2招帮你轻松化解!

 

1. 把自主权交给孩子

分享一个我自己的经历:

 

我家儿子在读5、6年级的时候,也非常喜欢玩游戏,当时我也是特别焦虑。

 

突然有一天我想通了一件事:我为什么不信任我的儿子?

 

父母把很多期待放在孩子身上,亲子间的界限也是不清晰,因此孩子的学业如此牵动父母。

 

随着孩子长大,他自己愈发反感,而我也会觉得很累。

 

其实,问题核心不是孩子能不能拿到理想的录取结果,而是父母需要处理自己的挫败。

 

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后,就主动切断了和儿子这部分的连接——他的学习归他

 

有一次儿子考了70多分,找我签名。我一边签字一边说:“妈妈再也不生气了,你考得再差妈妈也不生气。”

 

儿子“唰”地一下把考卷抽走,说:“你不生气我生气!”

 

学会放手的结果是,儿子顺利拿到了心仪初中的录取,整个初中三年学业飞速发展,从年级百名跃升到前三。

 

父母放手,并不会耽误孩子成为学霸。

 

2. 接纳,鼓励,陪伴

当孩子遇到挫折,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?

 

网上有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:一直以为我是最坚强的,但当有人理解的那一刻,我觉得我要碎了。

 

就像有人提着灯笼,去照亮黑暗角落里的你。

 

前段时间,我接到儿子老师的电话,老师说他最近状态很不好,总是延迟交作业,学业任务也拖拖拉拉。

 

其实,我早就察觉到了他的异常:

 

他的房间总是乱糟糟的,周末回家后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网看小说、打游戏。

 

但我一直选择沉默,没有多说什么。

 

直到上周接他放学时,他突然问我:“老师是不是给你打电话了?”

 

我平静地回答:“是的。”

 

他接着问:“你就没有什么要说的吗?”

 

我看着他,轻声说道:“谁都会有状态不好的时候,没事的,慢慢调整。”

 

没想到,这句话让他瞬间泪流满面。

 

我想说,遇到挫折时,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接纳他们、能够与他们共情的父母,而不是立刻被追问着作解释。

 

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接纳,当孩子感觉到了被理解,情绪被认同,很多事情自然就排解了。

 

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是突然网络成瘾的,一定是有一个过程的。

 

父母有觉察,试着去理解孩子,陪伴孩子,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。

上一篇
当孩子为了玩手机,休学躺平时,父母只要狠心做到“三不管”,他就会束手就擒,主动复学!
下一篇
我,厌学网瘾、两次复学失败!很欣慰父母做对这件事,如今回归正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