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客服系统
欢迎访问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!

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

一对一贴心疏导 | 半军事化管理模式

多年专注青少年叛逆、厌学等问题解决方案

四大服务承诺

  • 全校高清监控,家校同步,家长随时查看;
  • 孩子到校安排专业心理老师一对一服务;
  • 全方位育人分阶段教学,十大科学系统课程;
  • 住校老师24小时响应家长需求;
24小时在线一对一咨询
15610130037
我校面向全国常年招生 无节假日

“无条件接纳孩子”害惨我全家!越接纳越躺平,我才醒悟:最愚蠢的教育,就是把躺平孩子“当祖宗供着”

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
909 阅读
“无条件接纳孩子”害惨我全家!越接纳越躺平,我才醒悟:最愚蠢的教育,就是把躺平孩子“当祖宗供着”

“你走!赶紧出去......”

 

女儿涨红了脸,一边冲我嘶吼,一边用力把我往门外推。我没防备,趔趄着差点摔倒在门口。

 

而让她发脾气的原因,不过是我想劝她下楼走走而已。

 

女儿今年14岁,本该上初二,却已经在家躺平半年多了。

 

之前我们明明说好的,这学期开学就回学校,我连入学要准备的东西都提前收拾好了。

 

可真到了开学那天,她却突然反悔,说什么都不肯去。

 

 

每天在家黑白颠倒,白天窝在房间里睡觉,晚上抱着手机玩到凌晨,怎么劝都不听。

 

看着女儿这样荒废度日,我心里又焦虑又无助,真的快要崩溃了。

 

 

自从升入初中以来,女儿的性格就变了许多,特别叛逆。

 

单是因为玩手机这件事,我们俩不知道吵了多少回。

 

我嫌她不上进,整天就想着刷手机、看短剧;

 

她觉得我太强势,满脑子就只会逼她学习,根本不关心她心里想什么。

 

我越是想管她,她就越跟我对着干,急了就破罐子破摔,动不动就拿“不上学”来威胁我。

 

有一回,女儿阑尾炎犯了,病好之后说想在家多休息两天再去学校,我心疼她,就答应了。

 

可到了约定的时间,她又反悔了,说还要再歇几天,还跟我保证“在家自学,绝不耽误功课”。

 

现在想想,我当时真是糊涂,竟然真信了她的话。

 

最重要的是,她压根没按承诺自学。

 

只有在我们下班回家时,才会装模作样地把课本摊在桌上,等我们一转身,立马又拿起手机。

 

就这样,两天拖三天,三天拖一周......转眼就拖了一个多月。

 

老师三天两头打电话告诫我们:

 

“赶紧劝孩子回学校,再这么耽误下去,中考要是考不好,以后后悔都来不及!”

 

没办法,我只能天天变着法地劝她:

 

“你一个小姑娘家,以后要学历没学历,要力气没力气,不上学能干什么呀?”

 

“等你毕了业,有的是时间玩,现在就是该学习的年纪。”

 

女儿说话咄咄逼人,倔强得很:

 

“你能不能别管我!我以后干什么都不用你操心,就算我去当主播、做网红,也比你现在起早贪黑挣得多!”

 

我气极了,想强行把她拽去学校。

 

可她立马冲我大发脾气,哭得喘不上气,说我再逼她,她就离家出走。

 

我没办法,只能妥协,给她请了长假在家待着,任由她每天黑白颠倒地过。

 

女儿不上学这件事,对我的打击太大了,生怕她就这么荒废下去。

 

那段时间,我几乎把她当“祖宗”一样供着,满足她的各种要求,全心全意接纳她,就希望她能够早点醒悟,重新回到学校。

 

她想要什么,我立马就去买;她想吃的东西,我就天天变着花样做。

 

就算她冲我发脾气,我也不敢反驳一句,就怕惹她不高兴,更不愿意提上学的事。

 

我以为,只要我掏心掏肺接纳她、满足她,她总能感受到我这个当妈的苦心。

 

可几个月过去了,她对学习不仅没半点兴趣,反而越来越抵触,“上学”两个字,连提都不能提,一提就急眼。

 

老公也因为这事埋怨我,说我把孩子惯坏了,家里的气氛也一天比一天压抑。

 

有天晚上,女儿又因为一点小事在家里大吵大闹,还摔碎了客厅的花瓶。

 

老公终于忍不住了,指着我怒气冲冲地说:

 

“你看看你把女儿惯成什么样了!当初我就不同意给她请假,现在好了,她连学都不想上了!”

 

我看着满地的碎片,听着老公的指责,又想起女儿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,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。

 

我明明是想帮女儿,想让她快点好起来,可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?

 

 

为了帮助女儿,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请教,想找到能让她愿意回学校的办法。

 

直到一位心理专业的老师,给我讲了一句话,这才让我如梦初醒——

 

想让躺平的孩子早日复学,父母一定要掌握好退让的尺度;

 

千万不能把休学躺平的孩子,永远当“祖宗”供着,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教育方法!

 

 

回想女儿不去上学后,我就下意识把她当成了一个“问题孩子”:

 

处处对她妥协退让,凡事都先顺着她的情绪来;

 

嘴上说着“尊重她”,实际上却是小心翼翼地迁就她。

 

错误地把这种无底线的纵容,当成了所谓的“无条件接纳”。

 

我一直以为这是对她好,是接纳她的现状。

 

却从没想过,这种没有底线的退让,会让她渐渐失去规则意识,连面对困难的勇气都没了。

 

这时候,如果父母不正确地引导,反而事事都听孩子的,只会让孩子慢慢失去斗志。

 

她会觉得连父母都对自己没了期望,觉得“我就算不上学、不努力,爸妈也不会说什么”,于是对自己就更没信心,更不想尝试改变。

 

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:孩子逃避→父母妥协退让→孩子更加逃避。

 

我终于明白了,对躺平的女儿来说,事事顺着她根本不是解决办法。

 

她现在最需要的,不是无底线的迁就,而是父母的指引和支持,帮她重新找回面对学习的自信和动力。

 

明白了这些,我意识到,现在最该改变的不是女儿,而是我自己和我们这个家庭。

 

 

1、转变态度,爱可以无条件,但付出要有限度。

 

以前我总觉得,“无条件接纳”就是对女儿有求必应。

 

哪怕她的要求不合情理,我也会硬着头皮满足,就怕她因为一点不顺心就闹情绪。

 

她想吃城南的网红蛋糕,我能特意绕半个城市去买;

 

她嫌弃旧手机卡顿,我立马拿出积蓄给她换最新款;

 

她把房间弄得像垃圾场,我也从不说什么,只是默默帮她收拾干净。

 

可这样毫无底线的付出,换来的却是她的视而不见,稍微有一点没顺她的意,就冲我大发脾气,仿佛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。

 

我开始学着给“付出”设下边界,不再一味迁就女儿的任性。

 

有一次,女儿刷直播看中一款价格不菲的明星周边,哭着闹着让我给她买。

 

换作以前,我早就妥协了,但那天我没有,只是平静地跟她说:

 

“这个东西已经超出了我们家的日常开支。如果你想要,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计划,可以通过做家务赚取零花钱,等攒够钱再买。”

 

 

不出所料,女儿当场就火了,冲我大喊大叫,“砰”地一声摔门躲进了房间。

 

我没有像以前那样急着去哄劝她,而是转头去忙自己的事,给她留了冷静的空间。

 

没想到第二天一早,女儿竟主动走出房间,问我:

 

“昨天你说做家务能赚零花钱,是真的吗?那擦桌子多少钱,洗碗又多少钱呀?”

 

我赶紧拿出纸笔,和她一起商量着制定了清晰的“家务报酬表”,比如擦一次桌子3块,洗一次碗5块,整理自己的房间10块。

 

从那以后,女儿真的开始主动分担家务了。

 

虽然偶尔还是会抱怨着喊累,但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,随口就提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无理要求。

 

2、找回自我,做一个有力量、有能量的妈妈,去影响孩子。

 

女儿躺平在家的这半年,我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她身上,每天围着她的情绪打转。

 

她开心,我就跟着松口气;

 

只要她一发脾气、摔东西,我就焦虑得坐立难安,连饭都吃不下。

 

可我越是小心翼翼,女儿反而越疏远我,跟我说的话越来越少,家里的气氛也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。

 

 

现在我明白了,一个连自己都顾不好的妈妈,根本没有力量去帮孩子走出困境。

 

于是我决定,我要重新找回自我,做一个有力量、有能量的妈妈。

 

我翻出压在箱底的瑜伽垫,每天雷打不动地跟着线上老师练习;

 

周末不再守着女儿的房门,而是约上闺蜜去公园散散步、聊聊彼此的近况;

 

之前一直想学却没来得及的烘焙,也终于提上了日程,一有空就跟着教程学习。

 

刚开始,女儿对我的转变毫不在意,仿佛我做的一切都跟她无关。

 

可渐渐地,她会在我练瑜伽时,悄悄从门缝里看几眼;

 

我烤好饼干时,她也会主动走过来问:“看起来挺好吃,我尝一块可以吗?”

 

那是自女儿躺平后,第一次主动跟我心平气和聊学习之外的事。

 

从那以后,女儿不再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。

 

我在厨房研究烘焙教程时,她会主动凑过来,跟我一起看步骤,帮我打鸡蛋、揉面团;

 

我们会一边做着美食,一边聊些轻松的话题——聊她喜欢的短视频,聊我在超市买菜时遇到的趣事。

 

在这些细碎的相处里,我和女儿原本冰冷的母女关系,终于慢慢回暖了。

 

3、调整家庭氛围,父母教育观点保持一致,保持稳定的夫妻关系。

 

在女儿躺平这件事上,我和老公之前一直矛盾不断。

 

他总觉得我太纵容女儿,好几次都想硬把她拽回学校;

 

可我却担心女儿情绪激动做出极端的事,坚决不同意。 

 

我们俩经常当着女儿的面就吵起来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
 

现在我意识到,我们混乱的教育观点,不仅不能让女儿变好,反而让她更加无所适从,也让家庭氛围越来越糟。

 

 

想通之后,我主动找老公深谈了一次:

 

“以前我总觉得妥协能让女儿变好,可事实证明我错了。你说的对,我们不能无底线纵容她,但也不能太强硬,咱们得一起想个办法,慢慢引导她。”

 

老公看到我的转变,也放下了之前对我的抱怨,和我一起梳理女儿的问题,商量解决办法。

 

比如每天晚上一起和女儿闲聊10分钟,不聊学习,只聊她感兴趣的话题;

 

周末一起带女儿去周边公园散步,让她远离手机,多接触户外;

 

当她提出不合理要求时,我们都要保持一致的态度,不轻易妥协。

 

慢慢地,我们夫妻之间不再因为女儿的事争吵,家里的气氛一点点平和下来。

 

女儿看在眼里,也渐渐愿意走出房间,偶尔还会凑过来插两句话。

 

 

女儿对我们的抵触少了,家里终于有了点烟火气。

 

后来,我们一家三口坐在一起,来了一场敞开心扉的谈话。

 

我对女儿说:

 

“你自己的人生,自己的未来,需要你自己想清楚!每个人都会经历低谷的时候,有时候妈妈还觉得工作辛苦,不想面对呢。

 

妈妈相信,你会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也知道为自己的人生负责!”

 

女儿沉默了许久,过了好一会儿,她才慢慢抬起头,眼睛有点红:

 

“其实我也不是不想上学,每天除了玩手机就是睡觉,看着你们小心翼翼的样子,我也难受,可我请假耽误那么多课,不知道怎么回去面对......”

 

听到她说出藏在心里的顾虑,我鼻子一酸,赶紧把她拉到身边:

 

“没关系啊,跟不上我们就慢慢补,哪怕从最简单的知识点开始也不怕,爸爸妈妈会陪着你一起面对。”

 

这次谈话一周左右,女儿跑来跟我说,她想清楚了,还是想回去读书,还主动提出了报补习班的想法。

 

 

女儿的转变,让我又惊又喜。

 

现在,女儿已经返校两周了,整个人的状态看着非常好。

 

陪女儿走过这段路,我终于明白:爱需要付出,也需要智慧。

 

当孩子出问题的时候,千万不要无底线的妥协,也不要无原则的纵容,更不要把孩子当“祖宗”一样供着。

 

真正的接纳,是给孩子温暖的支撑,帮她找回面对困难的勇气,而不是让她在舒适区里逐渐沉沦。

 

只有把握好“接纳”的边界,孩子才能在爱里学会成长,在挫折里学会担当,真正一步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。 

上一篇
千万别把休学当成灾难!那些躺平后成功复学的孩子,根本不是被父母“硬逼”出来的,而是做到了这6个字
下一篇
16岁孩子摆脱叛逆厌学、躺平摆烂后成功复学——这位妈妈的做法让人深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