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案例

女儿抑郁躺平两年,三次复学都失败!我学会“闭嘴”,两个月后她重返校园,顺利通过中传初试!

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

 

咨询人:孩子妈妈

 

孩子年龄/性别:18岁/女孩  

 

指导老师:李颖慧老师及其团队

 

情况介绍:

高二确诊中度抑郁,休学两年;

三次复学三次失败,在家黑白颠倒;

情绪失控,一生气就要跳楼,用刀划手,拿头撞墙。

 

经过指导,亲子关系缓和,孩子复学成功,通过了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相关专业初试。

 

“我就是个废物,根本不配活着!”

 

凌晨一点,女儿站在楼顶的视频画面,让我浑身发抖。

 

这样的场景,已是第三次上演。

 

自从高二确诊抑郁症,曾经开朗的女儿就像变了个人——无缘无故地发脾气,大喊大叫,摔东西,用头撞墙,拿小刀划手,甚至差点跳楼。

 

记得有一次我们争吵过后,她直接跑到窗边,一只脚都跨出去了,吓得我魂飞魄散,赶紧冲过去拉住了她。

 

更让人绝望的是,女儿三次复学,三次失败!

 

每次接到老师的电话:“孩子情绪又崩溃了”,我都觉得像是在打我的脸。

 

亲戚朋友的一句“孩子还没去上学吗”,让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
 

我不知道自己到底造了什么孽,养了这么个不省心的女儿!

 

看见她像废物躺在家里,就像有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。

 

 

01

离婚、争吵、破碎的童年

 

女儿8岁那年,我和她爸实在没法一起过了,就离了婚。

 

那时候我没有稳定收入,想着孩子跟着她爸能过安稳日子,不用跟我受生活的苦,没想到,却成了噩梦的开始。

 

前夫酗酒、暴躁,动辄用皮带抽打女儿。

 

有一次,女儿哭着给我发来视频。

 

她一个人在卫生间,脸上红肿肿的,原来是她跟后姐起了争执,被她爸狠狠打了一巴掌。

 

看着女儿的样子,我肠子都悔青了,咋就这么糊涂把孩子交给了他!

 

后来,女儿情况越来越糟,确诊抑郁症,只能休学。

 

我心里清楚,肯定是前夫错误的教育方式,把女儿害成这样。

 

为了照顾她,我铁了心把她接到身边,想着只要我在,一定能让她好起来。

 

可现实却给了我狠狠一巴掌。

 

我在家,她嫌我唠叨,说我管太多,限制她自由

 

我出去上班,她就成天玩手机、点外卖、睡大觉

 

说她两句,就冲我吼“烦不烦!

 

孩子确诊中度抑郁,父女关系紧张

 

就这么混了8个月,老天突然开眼,听到女儿说要复读,我高兴得直掉眼泪。

 

可去了还没半个月,班主任就来电话:

 

“快把你女儿接回家吧!她在课堂上又情绪失控,崩溃大哭,我们怎么劝都没用 。”

 

那一刻,我满心期待碎成了渣,心里直犯怵,女儿是不是再也没法正常上学了。

 

就这样又过了一个学期,有一天,突然说自己想学画画,要参加艺考。

 

我一听,激动得眼泪都快出来了,只要她能重新振作起来,不管花多少钱我都愿意。

 

我到处打听,找了个不错的美术机构,前后花了不少钱。

 

结果呢,她在那儿根本不配合。

老师指导她,她抗拒;

 

让她参加测试,她也不愿意;

 

老师稍微说重了几句,她就一连好几天不去上课。

 

在那儿也没交到朋友,受了委屈就给我打电话,可每次说不上两句,就冲我发脾气,大喊大叫。

 

后来更是越来越过分,三天两头逃课。

 

孩子经常瞒着父母翘课

 

一开始,她还瞒着她爸。

 

早上她爸前脚送进画室,她后脚溜去麦当劳。晚上再回画室,让她爸接她回我这儿。

 

被我发现后还理直气壮:“在那儿待着难受,我自己看视频照样学。”

 

我实在管不了了,只能把这事告诉她爸,指望换个人劝,能有点效果。

 

结果她爸一开口就把她骂得狗血淋头:

 

“你是不是皮痒了?不想考大学,就滚出去打工,别在家白吃白喝,你自己养活自己!”

 

女儿被骂得眼睛通红,转头把奶茶泼我床上:“就你会告状,巴不得我死是吧!”

 

从那以后,女儿彻底不去上课了。

 

我在门外苦苦哀求,她却冷笑:“你们不就盼着我跳楼么!”

 

我到底做错了什么,要受这种折磨? 

 

 

02

以爱为名的伤害差点毁掉女儿

 

经朋友介绍,我开始接触家庭教育,联系上了心理咨询师。

 

跟咨询师一聊,我才彻底明白,前夫的打压式教育,正是女儿如今种种问题的病根。

 

当初我为啥和他离婚?

 

还不是因为他脾气暴躁,酗酒又爱打人。

 

他喝多了发酒疯的样子,我到现在都忘不了。

 

每次一喝多,就拉着女儿唠唠叨叨说教,女儿要是不听,他就一顿劈头盖脸地否定、嫌弃:

 

“没出息”“胆子这么小以后能干啥”“磨磨叽叽”“畏首畏尾”,什么难听的话都往外冒。

 

女儿初中月考没进前10,他甚至抡起皮带抽得孩子胳膊青紫。

 

长期在这种打骂与严厉管教的环境里长大,女儿内心积攒了数不清的负面情绪和压抑感。

 

慢慢地,她对学习越来越恐惧、抵触。

 

有天晚上,女儿小声问我:

 

“妈妈,要是我永远上不了学,你和姥姥是不是就不要我了?”

 

听到这话,我心里一阵发酸。

 

原来前夫那些“考不好就去捡垃圾”的恐吓,早让她把学习和被爱画上了等号。

 

每天光是克服内心的自我怀疑、担忧被抛弃的恐惧,就已经让女儿疲惫不堪。

 

哪还有精力去应对学校里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呢?

 

咨询师对妈妈进行指导

 

离了婚后,我拼命想补偿女儿。

 

可没想到,我的关心反而又成了新的枷锁。

 

怕她作息不规律,我每天六点半雷打不动喊她起床吃早饭;

 

看她整天抱着手机,我断过网、拉过电闸;

 

听说运动能改善情绪,我硬拽着孩子去跳广场舞。

 

结果咨询师一句话点醒了我:

 

在她眼里,你这不是为她好,是在控制她!

 

就像种花,天天浇水太多也会把花淹死!

 

 

03

三个方法破局重生

 

那我到底该怎么做,才能把女儿从躺平摆烂中拉出来呢?

 

咨询师教我这样做,我把方法写下来,给大家一点帮助。

 

1

闭嘴,是修复关系的开始

 

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“闭嘴”

 

以前看到女儿窝在沙发上玩手机,我就忍不住念叨:“别老玩手机了,对眼睛不好。”

 

瞧见她房间杂乱,又会开始唠叨:“房间这么乱也不收拾,像个猪窝!”

 

结果这些话不仅没让女儿做出改变,反而让她对我愈发抵触,一听到我的声音就皱眉。

 

咨询师教我“闭嘴”:少说教,多行动。

 

平时说得话要简单明了。

 

比如:

 

“妈妈做了你最爱的红烧肉,放在了桌子上,想吃了就随时吃。”

 

“妈妈给你买了润眼液,你看屏幕看累了,就滴几滴,会舒服很多!”

“妈妈买了你爱吃的草莓,妈妈爱你!”

 

让我惊喜的是,女儿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。

 

以前我多说几句,她就会厌烦地回房间。

 

现在她会认真听我讲话,有时还会主动和我分享她在网上看到的有趣视频,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柔和与信任。

 

2

接住情绪,比解决问题更重要

 

女儿常吼“烦死了!别管我!”,我曾觉得她无理取闹。

 

但现在我明白,这其实是她在表达内心的情绪。

 

那我现在会怎么做呢?

 

简单来说就是倾听,主要遵循以下步骤:

 

父母倾听孩子表达的信息和感受

根据自己的理解,转化为自己的语言,反馈给孩子

 

现在我会这样跟女儿说:

 

“妈妈能感觉到你现在心情不好,要是你想安静一下,妈妈就先不打扰你。

 

等你愿意跟妈妈聊了,妈妈随时都在这儿。”

 

通过这样的回应,女儿能真切地感受到我对她感受和情绪的尊重。

 

再比如,有一回女儿又跟她爸在电话里起了争执,挂断电话后,她满脸委屈,眼眶泛红。

 

我坐到她身边,轻声问:

 

“和爸爸吵架了?”

 

说完,我便安静地等着她开口。

 

女儿抱怨道:“他根本就不理解我,一开口就问我什么时候回学校,还说我整天在家无所事事。”

 

我点点头,接着说:

 

“你休学在家,心里肯定也不好受,他不但没关心你的感受,还这样说你,换作是我,也会不开心的。”

 

然后我继续告诉她:

 

“每个人对事情都有不同的看法,他可能还不太明白你现在的状态,才会这么说。

 

但你要知道,你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,你现在需要时间调整自己,这完全没问题。”

 

我停顿了一下,让她消化这些话,接着说:

 

“你要是愿意的话,下次可以和他说说你的想法,要是不想说,也没关系,妈妈会一直支持你。”

 

这样的回应方式,让女儿感受到我是站在她这边,理解她的。

 

她不仅向我倾诉了更多心里话,情绪也慢慢平复下来。

 

妈妈共情能力变强,母女关系变好

 

3

拆解目标:走小步,不停步

 

孩子复学后出现情况反复,是许多家长面临的难题。

 

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内心急切,渴望迅速赶上学习进度,给自己设定过高目标。

 

一旦目标难以实现,巨大心理落差产生,孩子容易滋生退缩心理,不愿直面 “失败” 的自己。

 

在这种情况下,家长首先要调整好心态,告诉自己:

 

1

不要过分在意孩子的成绩,孩子的情绪才是重中之重,只要能持续复学就是成功的开始。

 

并且,要将这个信念清晰传递给孩子,帮助他们卸下心理负担。

 

咨询师为女儿制定“爬台阶计划”:

 

制定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

 

1

学习时间安排

 

第一周只上两天课,选择孩子较为擅长、兴趣较高的科目课程参与。

 

比如孩子喜欢语文和英语,就优先保证这两门课的出勤。

 

其余时间让孩子充分放松,调整状态。

 

第二周,增加到三天课,且在课程选择上逐渐拓展,加入一门稍具挑战性的科目,如数学。

 

以此类推,循序渐进增加学习时长和课程难度。

 

2

学习任务量

 

开始时只要求孩子完成老师布置作业量的三分之一,重点是把会做的题吃透。

 

随着孩子状态的提升,逐渐增加到二分之一,直至全部完成。

 

3

社交融入

 

鼓励孩子第一天主动和一位同学打招呼。

 

第二天尝试和同学进行简短的聊天。

 

从简单的社交互动开始,帮助孩子重新融入校园社交环境。

 

 

在孩子复学的过程中,难免会遭遇各种特殊状况。

 

当这些情况出现时,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,能帮助孩子平稳度过,顺利适应校园生活。

 

为此,咨询师特别提醒了在突发情况下,我该如何应对:

 

突发状况这样应对

 

1

情绪波动

 

如果孩子在复学过程中出现情绪低落、抗拒上学的情况,家长先不要强迫孩子。

 

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,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,让他们把内心的委屈、焦虑等情绪发泄出来。

 

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放松的活动,如散步、听音乐、看电影等,待孩子情绪稳定后,再一起探讨问题所在,调整复学计划。

 

2

生病缺课

 

若孩子生病导致无法按计划上学,家长要保持理解和耐心。

 

和孩子一起重新规划时间,适当延长完成当前目标的期限,避免孩子因计划被打乱而产生挫败感。

 

比如原本计划这周上三天课,因生病只上了一天,那就把下一周的目标调整为上三天半课,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。

 

3

学习困难

 

当孩子跟不上教学进度时,家长可以私下找老师沟通,申请免交部分作业。

 

也可以根据孩子的薄弱环节,为孩子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料、线上课程,或者安排适当的课外辅导。

 

但要注意辅导的强度和频率,避免给孩子造成额外的压力。

 

 

咨询师告诉我:

 

在孩子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,要注重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。

 

每一次小目标的达成,都是一次自信心的积累,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内驱力。

 

当孩子从内心深处渴望复学,主动为之努力时,才算是真正实现了复学的稳定。

 

按照咨询师的方法,我认认真真坚持了两个月。

 

慢慢地,女儿的变化开始一点点显现。

 

她开始主动收拾个人卫生,偶尔还会帮着我做家务。

 

更让我欣慰的是,这次复学,她有在慢慢找回状态,不再像之前那样抵触。

 

直到有一天,女儿一脸认真地跟我说,她对动画专业特别感兴趣,以后想报考中国传媒大学。

 

听到她这番规划,我激动得眼眶泛红,差点哭出来,心里满是感慨,我的女儿终于重新走上了正轨。

 

如今,女儿已经顺利通过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初试,正全身心投入后续考试的准备中。

 

孩子自己选择参加校招考试,并通过中国传媒大学初试

上一篇
亲眼见证女儿抑郁厌学、沉迷游戏,我濒临崩溃,终于明白:她不是不想学,而是在向父母求救...
下一篇
16岁女儿抑郁休学后,彻底躺平!当我放下期待不再和她较劲,日子越过越幸福
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logo

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

教育局监管 | 一对一心理疏导 | 军事化管理模式

多年专注青少年叛逆、网瘾等问题解决方案

24小时专家咨询热线:156101300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