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案例

神童女儿抑郁、割腕、吞药后,我才明白:父母不“狠心”,孩子的抑郁永远好不了

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

 

咨询人:孩子父母

 

孩子年龄/性别:11岁/女孩

 

指导老师:陈福安老师及其团队

 

情况介绍:

孩子小学1-5年级,学习很好,到了6年级开始闹着不上学,后来被查出了中度抑郁

 

沉迷游戏,经常往游戏里充钱喜欢拿上吊、自残要挟父母

 

和父母发生矛盾后,生吞了一瓶安眠药

 

 

经过指导后,与父母关系变好,走出了抑郁情绪,内心力量增强,返回了学校,被保送到了重点中学。

 

你说哪有11岁就得抑郁症的?

 

提起我女儿,我就一肚子辛酸,初中还没上呢,就嚷嚷着要退学。

 

我和她爸不同意,就说我们不配当她的父母,说自己都抑郁了,我们还逼着她去上课,不知道心疼她,说着还要割腕、吃药去自杀。

 

可给她请了假,她在家也不好好休息,整天就知道玩手机、打游戏,和游戏里的人骂爹骂娘。

 

更过分的是,还三天两头地跟我们要钱充皮肤,每次都要一两千,我们不给,她就闹着要上吊。

 

我和老公都是公司的普通职员,工资也不高,哪有那么多钱经得住她挥霍。

 

眼看着马上就要小升初了,她连回学校的念头都没有,书也不看,习也不学,书包扔在地上都落灰了,她都不说碰一下。

 

11岁的女儿抑郁后,闹着要自杀

 

其实一直以来,我对女儿都很愧疚。

 

孩子刚断奶那会儿,我和老公在城里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,只能把她寄养在乡下奶奶家。

 

可奶奶重男轻女,对女儿各种嫌弃。

 

吃饭穿衣都是堂哥剩下的不说,就连我们每个月,给孩子打回去的生活费和奶粉钱,她也偷偷的都塞给了嫂子家的儿子。

 

每次我们回家,女儿都哭喊着妈妈带我走,妈妈带我走”。

 

哪个当妈的,听到孩子这样喊不心疼。

 

为了早点把女儿接回来,我拼了命地挣钱,白天上班,晚上就去夜市摆摊。

 

终于在女儿上小学前,攒够了首付,在城里按揭买了一套房。

 

把女儿接回来后,我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她,弥补这些年对她的亏欠。

 

给她买最好的衣服,报最贵的补习班,买最好的学习资料,求爷爷告奶奶,把她送进实验小学,逼着她学习,希望她能考上好初中、好大学,将来能有一个好的未来......

 

刚开始那几年,女儿也的确争气,考试年年第一,艺术特长样样精通,钢琴过了八级,绘画还拿过市级比赛的奖项,奥数比赛也拿过好几次一等奖。

 

亲戚邻居都夸女儿是个小“神童”。

 

可自从到了六年级,女儿就变了,不愿意学习,作业拖拖拉拉,考试成绩更是一落千丈。

 

我特别着急,给女儿多报了好几门补习课。

 

周末和假期也都放弃了全家旅行的计划,一切都给女儿的学习让路。

 

女儿在家看手机,看课外书,我都会督促她抓紧学习,少干跟学习无关的事儿。

 

次数多了,女儿开始变得叛逆起来,经常跟我顶嘴:

 

“天天学习学习,不学习能死是吗?我都快累死了,我求求你让我歇歇行不行!”

 

听到女儿这抱怨的话,我更来气了:

 

“你也不看看你现在的分,马上都要倒数了,还好意思歇歇,马上就要小升初了,考不上好初中咋办,分留下来去上技校吗?”

 

被我呲嗒了一顿,女儿学习开始上心了,可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错了,女儿的成绩的成绩下降的更严重了,期中考试,考了个倒数第五。

 

我心态彻底崩了,开始骂她、逼她,希望用各种方法激起她的上进心和羞耻心。

 

可谁知,被我骂得次数多了,女儿脱敏了,就算我磨破了嘴皮子,她都捂着耳朵,当听不见。

 

看着她那恨铁不成钢的样子,我真的觉得孩子废了。

 

孩子厌学,不愿意去学校,还要挟父母

 

正当我为女儿的成绩发愁时,另一个天降大雷却接踵而至。

 

那天,她班主任突然给我打电话,说孩子上数学课时吐了一地。

 

我以为孩子吃坏了东西,着急忙慌带着女儿去了医院,可女儿却在路上却囔囔着她抑郁了,要去精神科。

 

我拗不过她,只好带她去做了检查。

 

结果出来的那一刻,我差点没晕了:中度抑郁焦虑。

 

我很后悔,明明是想把最好都给孩子,竭尽全力为孩子铺路,怎么到了最后,却成了把孩子推入深渊的黑手。

 

为了弥补女儿,把女儿从抑郁中拯救出来,我开始对她百依百顺。

 

她不想上学,我就给她请假;她想要钱充游戏,我就尽量满足;她不想学习,我就不再逼她。

 

我以为这样能让她好起来,可没想到,我的妥协却让她变本加厉。

 

 

天天嘟囔着活着没啥意思,动不动就发火,发火的时候,拿到什么摔什么。

 

有时候跟脑子不清晰似的,用指甲抓自己的手臂,用头撞墙,情绪发泄不出来时,拿起烟灰缸就往自己头上砸,头被砸得血糊拉的,只能把头发剃了包扎。

 

更过分的是有一次,他爸说了她两句,她气不过,三更半夜去我屋,拿起我整瓶的安眠药,就生吞了下去,幸亏我和老公被她惊醒,才没酿成大祸。

 

正常的时候,就埋怨我们小时候抛弃了她,不要她,现在想挽回,一切都晚了。

 

那段时间,我被折磨得心力憔悴,只能小心翼翼地伺候着。

 

抑郁中的孩子,需要的不是拯救

 

直到后来,同事给我推荐了一位心理咨询师。

 

刚和她对接时,我不明白,我都对她这么百依百顺了,怎么不但没有把女儿拯救出来,还越陷越深了?

 

直到我的心理咨询师对我说:

 

抑郁的孩子往往存在自我认同问题,他们很容易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。

 

当父母试图拯救他们时,他们会更觉得自己没用,成了累赘。

 

孩子有了这种自我暗示,就会大大降低她的自我效能感

 

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了。

 

包括明显的优势,她也会觉得这算不了什么。

 

这就是抑郁孩子典型的‘折扣性思维’。

 

我才明白,原来是我的“百依百顺”和过度保护,加重了女儿的自我怀疑和无助感。

 

抑郁的孩子内心非常敏感,她们需要的不是被“拯救”,而是被理解、被支持,以及有机会去发现自己内在的力量和价值。

 

我的百依百顺和妥协,虽然表面上是在满足她的需求,但实际上却让她感到自己更加无能,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负担。

 

帮助抑郁的孩子,最重要的是要让她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接纳,而不是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需要被“修复”的问题。

 

狠心放手,孩子才能飞得更高

 

咨询师说:

 

父母的爱是伟大的,但这种爱并不应该是无条件的、无边界的。

 

真正的爱,应该是让孩子学会独立,让他们在面对生活的风雨时,有足够的力量去应对。

 

抑郁症的治疗不仅需要药物和心理咨询,更需要孩子自身的觉醒和自我疗愈的能力。”

 

孩子的痊愈,需要我们父母“狠心”放手。

 

那该怎么放手呢?咨询师给我分享了3个小方法:

 

1

给孩子空间,让他们学会面对自我

真正有效的“拯救”,往往不是无时无刻的陪伴,而是给予孩子适度的空间,让她有机会学会独立面对问题。

 

作家沈从文曾写道:“人要成长,必须学会在孤独中前行。”

 

这种孤独并不是指绝对的孤立,而是一种心理上的独立自主。

 

对于抑郁症的孩子而言,独立面对自我情绪,是康复的重要一步。

 

父母需要学会放手,让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。

 

比如,当孩子情绪低落时,不要急着安慰或干预,而是给她一些时间和空间,让她自己找到调节情绪的方法。

 

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,还能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,这对于抑郁症的康复至关重要。

2

学会共情,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

想要真正地拯救孩子,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,共情孩子。

 

共情不是同情,而是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。

 

抑郁中的孩子,他们比抑郁中的成年人更加无助,孤独,甚至觉得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自己。

 

这时,父母需要做的不是讲道理或批评,而是用心倾听,进入孩子的内心。

 

心理学家卡尔·罗杰斯曾说过:

 

“无条件的积极关注,是与他人建立真诚关系的基础。”

 

对于抑郁的孩子来说,她们最需要的不是父母的指导,而是理解与支持。 

 

共情意味着,父母需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判断,去感受孩子的情绪,哪怕这些情绪看起来难以理解。

 

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真正,理解她的痛苦时,她才会觉得自己被爱和被尊重。

3

接纳与包容,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

接纳与包容,是让孩子感受到被爱的关键。

 

无论孩子的状态如何,无论她的行为多么让人难以接受,父母都要学会接纳她的现状,并给予无条件的爱。

 

这种接纳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,而是在尊重孩子感受的前提下,给予她支持和引导。 

 

让孩子知道,无论她处于怎样的情绪状态,父母的爱都是不会改变的。

 

正如作家林语堂所说:“真正的爱是让一个人自由。”

 

对于抑郁症的孩子来说,这种自由意味着他们可以在父母的爱中,慢慢找到自己的康复之路。

 

父母的接纳与包容,会让孩子感受到那种无条件的爱,从而增强他们的内心力量。

咨询师帮助引导父母接纳孩子

 

按照咨询师的方法做了后,女儿的确不像以前那么歇斯底里了,可对我和她爸依旧很有敌意,不跟我们说话,不让我们进她房间。

 

我想刻意跟她亲近,买她爱吃的零食,跟她聊她小时候的故事,她都不接受。

 

有时还故意说一些掏我心窝子的话:

 

“你天天说我小时候,我小时候长什么样你记得吗?你虚伪不虚伪啊,恶心不恶心啊。”

 

我真的不明白,我到底哪里虚伪恶心了,这么多年,我一直在弥补,她还这么诛我的心。

 

我问咨询师,我和我女儿的关系是不是就到此为止了啊?她这辈子是不是都不会原谅我了啊?

 

咨询师对我说:

 

孩子的敌意和疏远,其实是她内心的一种自我保护。她需要时间去消化过去的情绪,也需要空间去重新建立对父母的信任。

 

不要急于求成,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改变。

 

在咨询师的帮助下,我开始用温和的方式去接近她。

 

每天早上、晚上,往她房间门口,放一杯她喜欢的酸奶、一盘切好的水果。

 

慢慢地,女儿开始接纳我了,每天把牛奶喝完,还会把杯子和盘子洗干净。

 

 

为了彻底把女儿“被抛弃”的那根针拔除,跟女儿达到和解,我真心实意地给女儿写了封道歉信。

 

告诉她,我们当时的艰难,并向她承认错误,再怎么艰难,也不该把我那么小的孩子,放到不喜欢她的爷爷奶奶家里。

 

如果再有机会,我发誓,哪怕我难死,也不会让我的女儿离开我的身边。

 

我把信悄悄放在她的书桌上,没有多说什么。

 

看了信后,女儿大哭了一场,我没有去阻拦,只是在门外等着她把这么多年的委屈和不满发泄干净。

 

第二天一早,她打开房门,对我说:

 

“妈,我想要一套哈利波特的英语套装。”

 

我激动得差点掉下了眼泪,这是她这么久以来,她第一次主动向我提出要求。

 

我赶紧换好衣服,带着女儿去了书店。

 

有了自己想要研究的东西了,女儿不再像以前那样整天捧着个手机了,情绪也稳定了很多,也愿意跟我和她爸说话了。

 

 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女儿的生活开始有了规律。

 

她开始打理自己的房间,每天用手机和朋友聊聊天,关心关心外面的世界,还在宠物市场买了个小狗,自己肩负起照顾狗狗的一切责任。

 

这段时间里,我也全力支持她的每一个决定,因为我知道这是她找回自我、迈向新生活的重要一步。

 

直到有一天,她突然对我说

 

“妈妈,我想去上学了,耽误了那么久,不知道还能不能考上市一初。”

 

看着女儿那坚定的眼神,我鼓励她:

 

“怎么可能考不上呢,虽然咱耽误了一段时间,可咱底子好啊,就算考不上也没关系啊,我闺女那么聪明,以后肯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啊。”

 

听了我的话,女儿兴高采烈的回房间收拾书包去了。

 

如今,女儿已经成功返回了学校,还被保送到了我们市的第一初级中学。

 

上一篇
亲眼见证女儿抑郁厌学、沉迷游戏,我濒临崩溃,终于明白:她不是不想学,而是在向父母求救...
下一篇
16岁女儿抑郁休学后,彻底躺平!当我放下期待不再和她较劲,日子越过越幸福
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logo

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

教育局监管 | 一对一心理疏导 | 军事化管理模式

多年专注青少年叛逆、网瘾等问题解决方案

24小时专家咨询热线:15610130037